以柯贤溪命名高甲戏女丑演员陈宗熟、林赐福、许仰川被称为闽南四大名丑。他在戏剧之路上创作的艺术流派被称为柯贤溪表演艺术,俗称肖罗溪表演艺术。那么,让大家一起来看看。
柯贤溪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英林镇沪厝村。柯贤溪9岁时,父亲去世了。他11岁时开始学习戏剧,两年后开始学习。学习戏剧后,柯贤溪先后加入了福泉新班、象山班、新溪乐班、福祥班、老溪东班、后田班、溪后班和福庆成班。
1935年10月,柯贤溪前往马尼拉演出,第二年转到伊朗演出。1937年,柯贤溪回国并在福庆成班演出。1944年,柯贤溪前往惠安塔里(张坂镇)演对台戏。
1946年,柯贤溪参加了由泉州大光明剧院主办的高级戏剧表演比赛,获得了一枚金牌和一面横幅,并被称为丑国王。内战结束后,柯贤溪回到家乡卖牡蛎。
1952年,柯贤溪组织了晋江民间高甲团担任团长,这是晋江县第一个自负盈亏的高甲剧团。1960年底,柯贤溪参加厦门高甲戏丑角会,被推为丑王。
1982年,柯贤溪担任福建艺术学校泉州分校高甲班教师。
柯贤溪于2002年10月31日去世。
柯派艺术:
柯贤溪在男丑表演的基础上,创作了高甲戏的女丑表演艺术。他的主要作品有《金魁星》、《唐二别》、《管福送》、《婆婆打》等。他创作的艺术流派被称为柯贤溪表演艺术,俗称肖罗溪表演艺术。柯贤溪根据不同年龄的女性有不同的表演方式,专门编写了女丑十八法。
柯派第一代传承人有赖宗毛(大弟子)、曾文杰(晋江高甲戏剧团团长)、施丽华(1962年,只有女弟子)、王金鼎(1963年-)、施存义(1963年-移民美国)五位。
卢文雄和庄伟国是第二代传承人。
名人辈出,高甲戏名家有哪些?
高甲戏文化:高甲戏表演艺术
曲艺专攻!高甲戏角色大全
地方戏曲文化和高甲戏有哪些特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