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随笔

起源于祁连山的古民族

中国有许多民族,其中许多起源于不同地区和山脉的少数民族。其中一个民族起源于中国的祁连山,是一个古老的民族——普米族。
那么,普米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什么样的民族呢?跟着小编去普米族文化吧!

起源于祁连山的古民族

普米族是起源于古祁连山的羌族人,历史悠久。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,古羌人早期通过柴达木盆地进入巴彦喀拉山西北段的河源,在那里开展部落联盟,形成盘木社区。大约在先秦时期,盘木共同体的大部分游牧都迁入了川西北线,与从甘南南到川西的白狼结合成更大的民族,历史上被称为白狼盘木。汉代,白狼盘木已迁至滇西北边境。宋末,川西南盘木被迫跟随忽必烈南征的士兵第一次到达兰坪。从那以后,农牧民来到这里定居并繁殖。

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,共有3万多人。由于历史原因,普米人的生活相对分散。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北高原兰坪老君山和宁朗牦牛山脚下。丽江、永胜、维西、中甸、四川盐源、木里等少数地方。与汉、白、纳西、藏等民族交错。形成大分散、小集中的特点。

普米族自称培米。培意为白,米意为人,有白人意义。古代汉文史籍称为西番或巴朱。

1960年5月,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,宣布将西番改为普米,从此正式定名,自称与他统一。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,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过程中,普米族也掌握了多种民族语言。普米人一般都是汉、白、纳西族、西藏等民族的语言;然而,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流传的文本,只发现了一个标记符号,在宁朗和木里的普米人曾经使用过简单的图片文本,虽然字数很少,但可以被称为原始文本的萌芽状态。

传统的普米民间运动
普米族的民间运动主要包括秋千、射箭、抛光秋、跳绳等。这些娱乐活动往往具有普米族居住山区和半农半牧生活的民族特色。

秋千:在形式上与其他民族相似,但它的秋千架非常独特。普米人把六块长干木分成两组,每组三块,分别用竹绳绑住一端,竖起来分开,形成两个三角形支架,中间有一块木头,上面有一根长绳套,人们站在绳套上,双手抓住身体两侧的绳子开始荡秋千。秋千通常在新年期间进行。

摔跤:普米族也有摔跤的形式。方法是双方先握住对方的腰带,然后再摔跤 用肩膀、手臂和腰部的动作把对方摔倒成胜利,在摔跤过程中不能抱腿和绊脚。通常是三场比赛和两场胜利。如果双方同时肩并肩称为平肩,如果平肩三次,就不能再比赛了。

抛光秋:是一种活动,在垂直载荷的短木桩上水平扣一根光滑的粗木干,杆两端分别压一个人,旋转取乐。抛光秋大多在村里举行,参与者主要是年轻男女和大孩子。此外,普米民族也有弩活动,其方法与周围的其他兄弟民族相同。

普米民间音乐和舞蹈
普米人擅长歌舞,民歌丰富多彩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味,反映了普米人的生产、生活、历史、伦理、思想、感情和审美品味。

盘点回族节日文化大全
彝族服饰的三色文化是什么意思?
你知道为什么怒族崇拜女猎神吗?
回族文化符号回族服装文化